會計要素串講筆記資料由陜西自考網為大家整理,是電子商務專業當中基礎會計學的課程知識點之一
會計科目和賬戶
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
一、資產
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并能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資產的確認要具備三個條件:
(一)資產是一種能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二)資產要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
(三)資產必須是可用貨幣計量的。
企業的資產可以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它資產。
1.流動資產: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一般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短期投資等等。
2.長期投資:長期投資是指不準備在一年內變現的投資。包括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等。
3.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機器、設備等等。
4.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或者是商譽等等。
5.遞延資產:本身沒有交換價值,不可轉讓,一經發生就已消耗,但能為企業創造未來收益,并能從未來收益的會計期間抵補的各項支出。
二、負債
負債:是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以資產或勞務償還的債務,這就是負債的確認標準。按其流動性可以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票據等等。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或者是應付債券等等。
三、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包括企業投資人對企業的投入資本,以及形成的資本公積金,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所有者權益的具體內容:
1.投入資本:指投資者實際投入企業經營活動的各種財產物資和貨幣資金,即實收資本。
2.資本公積金,包括資本溢價,法定財產評估增值、接受捐贈資產的價值等等。
3.盈余公積金:是指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從稅后利潤當中提取的公積金,或者公益金。
4.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潤。
四、收 入
收入:是指企業由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他人使用本企業的資產,而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現金或其等價物的流入,或債務的清償。包括營業收入、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這是廣義的收入概念,狹義的收入概念只包括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又分為基本業務收入和其它業務收入,基本業務收入又叫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又叫附營業務收入。
五、費 用
費用:是指通過配比方式確定的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各種耗費。工業企業的營業費用可以劃分為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制造成本包括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和制造費用。期間費用是指與銷售產品沒有直接關系,屬于某一時期耗用的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期間費用不參與成本計算而是直接進入當期損益。
六、利潤 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費用后的盈余。
點擊獲取:基礎會計學歷年真題。